摘要:
我們的公立醫院床位緊張、懷了試管珍貴兒、麻醉師人手不足、沒有單間、服務態度冷淡……
孕媽們隨口就能數出來許多國內公立醫院的不足,這些問題確實令人擔憂,畢竟孕婦是個特殊群體,而生育本身是一件搏命般不容易的事情。
最近《柳葉刀》雜志在世界地圖上繪制出各國醫療水平分布情況??梢钥吹剑罕泵?、北歐、大洋洲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能力最強,其次則是拉美、東歐、阿拉伯地區,處于醫療質量水平末端的國家主要分布在非洲、東南亞、南亞等地區。
所以,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把目光投向赴美生子,除了拿到美國國籍,出生在美國的新生兒真的更健康嗎?
在美國,新生兒出生后都會發生什么?您了解過嗎?今天,小編就給您介紹一下,在美國分娩的就醫過程。
雖然說分娩是個自然的過程,不過提前制定好《分娩計劃》,英文:Birth Plan,在美國醫院是很普遍的做法。這是基于美國的醫療制度和理念:分娩是個團隊合作的過程?!斗置溆媱潯凡粌H讓醫護人員和孕媽之間有相互了解,同時也增加了孕媽的信心,讓孕媽知道生產過程中會發生什么?該如何應對?更重要的是,提前知道了寶寶出生后將會發生什么?
在美國出生的寶寶真的更健康嗎?新生兒需要接受哪些常規程序和檢查?
1)APGAR TESTING(阿普伽新生兒評分)
APGAR TESTING或者APGAR SCORE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「測試」,在新生兒出生后的第1-5分鐘之內快速完成,醫護人員對胎兒的“外觀”和“聲音”進行的觀察和評估,包括胎兒肌肉張力、心跳速率、反射能力、皮膚顏色和呼吸五項觀察,分別給出0-2分,總分為10分。一般新生兒得分7分以上,表示健康狀況良好,如果低于7分,則需要另外的醫療協助了。因為時間短速度快,通常許多父母還沒有注意到,APGAR測試已經完成了。
2)頭圍、身長、體重和體溫的測量
新生兒頭圍、身長、體重和體溫的測量是第二項常規例行的測量,需要注意的是:這幾項測量可以在分娩計劃中選擇時間。如果父母希望在新生兒出后馬上建立親子連接關系(進入SKIN-TO-SKIN的親子時間)這幾項檢查可延長至產后一小時黃金時間結束后再進行。
3)眼部預防性抗生素眼藥膏
通常新新生兒在出生后的第1-2個小時內,醫護人員會給予寶寶預防性抗生素眼藥膏,這主要是為了保護寶寶避免在分娩過程中,胎兒經過產道擠壓時,受到的可能存在的淋病雙球菌或披衣菌感染。在第一時間為寶寶涂抹紅霉素眼膏。避免因為感染而導致的眼睛發紅、眼瞼腫脹、排膿等癥狀,甚至影響寶寶視力。所以,在美國許多州新生兒都要接受這項預防性的治療。
4)肌內注射維生素K
維生素K對于人體的凝血功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但新生兒普遍缺乏維生素K,所以有會有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風險,目前新生兒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接受注射,幫助血液凝固,防止新生兒出血。
5)疫苗注射 Hepatitis Vaccine Administration
美國兒科學會建議:新生兒在出生后的24小時之內注射第一針乙肝疫苗,以降低母嬰垂直感染和將來罹患乙肝的機率。如果媽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話,寶寶還會再打一針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。
第二針乙肝疫苗可以等到寶寶滿月兒科回診時進行注射。新生兒的乙肝疫苗注射,在美國的許多州是強制的規定。乙肝疫苗第三針以及其他疫苗,回國后再繼續。
6)全身體檢
新生兒出生后的24小時內,兒科醫生將對新生兒從頭到腳進行全面性的體檢,從皮膚外觀到頭部、頸部、臉部、口腔、肺部、心臟、腹部、生殖器、四肢全面體檢,并評估胎兒的神經系統和反射。在接下來的住院期間,兒科醫生也將每天進行胎兒健康狀況確認。
7)新生兒篩檢 Newborn Screening
在美國的所有州都需要對新生兒進行新生兒篩檢,目的是盡早診斷出罹患先天性疾病的寶寶,并盡快接受治療改善健康狀況。雖然各州要求不完全一樣,不過大致上包括:采取足跟血、血氧測量、聽力測試、代謝疾病、內分泌疾病、血紅素疾病以及其他遺傳疾病等,以加州為例,大概需要至少64項篩查。
8)新生兒其他檢查
根據每個醫院的流程和兒科醫生的評估,以及在分娩計劃中父母的要求,新生兒還需要接受以下檢查:黃疸檢測、血糖測試、包皮環切等。
最后,在新生兒出院前,兒科醫生再次確認胎兒的健康狀況和體重,清理一下臍帶血痂以及喂養和大小便情況。除此之外,兒科醫生會為寶寶預約第一次的回診時間,通常是在滿月(一個月左右)時,新生兒回診時,會注射第二針乙肝疫苗。
赴美生子的寶媽在美國分娩后,胎兒通過了以上的這些新生兒檢查和篩查,寶寶更健康,父母更放心。